中国靠谱的短信验证服务商

新闻中心NEWS

短信邀请办银行信用卡,到底是谁发的?

2023/8/2 11:01:00


  一,收不完的信用卡办理短信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银行邀请办信用卡或贷款的短信后,既不敢回复退订,也不敢点开链接咨询,因为根本分不清这些短信是否真的来自银行。

  这些短信都是以一长串“106”开头的号码,让人感觉像是银行发的。

  二、银行不断变化的营销模式

  其实这些短信背后是银行信用卡中心、现金分期事业部、消费金融事业部等相关业务板块主动发起的业务营销行为,行业术语叫“丢包”。这些短信虽然来自不同银行,但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很多人甚至会误以为上述短信来自伪基站的电信诈骗

  那么,银行为什么不使用官方短信服务平台,而是以“18位”复杂冗长的号码形式电销信用卡?

  事实上,银行都有自己官方认证的短信发送客服平台渠道,比如招商银行官方客服电话为“95555”,民生银行为“95568”,中信银行为“95558”等,认证都较为清晰。除此之外,一些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及理财中心也有官方的短信发布号码平台。如中信银行信用卡为“106980095558”,招商银行理财中心的官方号码“106980095555”。这些号码同样具有较为明显的银行认证特征,而像我们平时碰到的银行短信营销,显然并不是上述官方发布渠道

  这些短信背后是银行信用卡中心、现金分期事业部、消费金融事业部等相关业务板块主动发起的营销行为。他们一般会找本行合作名单中的短信运营商一级代理商,生成虚拟号码后,基于本行客户人群“白名单”进行推送,这种行为被行业内称为“丢包”。

  所谓“丢包”,即发送短信的内容为“模板信息+抄送链接”,短信发送后与客户不产生任何交互,客户如果回复“退订取消”,以后就不再接收到类似短信。推送短信的内容都有固定的模板,只要将关键要素填入,一级代理商便可进行发送。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这类“丢包”短信虽然来自不同银行,但“长得”都差不多。

  由于银行官方客服号即 “大号”审核与审批机制较为严格,信用卡电销短信往往都达不到“大号”推送短信的触发条件,此外由于在银行内部申报流程繁琐,审批时间较长,所以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等业务部门一般都不使用官方客服电销“丢包”。目前在银行内部有多种模式。例如,电销“小号”与官方客服“大号”同为一家运营商一级代理商,只是换了一个号码推送推销内容。较为普遍的模式如“1托N”合作模式,“例如运营商为银行的官方公号提供一个号码,为信用卡中心提供一个号码,个人借记卡一个号码,个人贵宾卡、信息服务交互与个贷分别对应专门的号码等。”

  如果涉及银行的消费金融子公司要“丢包”,与之合作的运营商一级代理商也必须挑选已经纳入母行集团准入名单的对象。对于长期合作的对象,银行会对代理商资质、信息安全保护、发送成功率等指标进行考核。“99.5%的成功率和99.2%成功率差距很大,银行一般是与一级代理商谈一个打包价格,例如一年1亿条是一个价格,5000万-1亿条是一个价格。一般都在总行统一采购目录中进行采购,但用多少,银行到时候根据实际数据付费。

  那么对于己经办过的某银行的信用卡,为什么该银行还会发邀请办理呢?银行难道不知情? 其实这种信息属于第三方信息群发,只要在这个数据库里面的用户都会不断的收到这类信息,系统无法识别已经办理过的客户。

  除了上述“丢包”,业内还有助贷模式的“盲推”与“海推”,如果上述“丢包”只是银行铺天盖地的电销对客户造成了骚扰,那么“盲推”则极有可能涉及侵犯客户隐私。

  一般情况下,大行存量客户较多,这种情况不会涉及太多信息买卖等违法违规行为,更多是存量客户的激活和深度挖掘。但在一些中 小金融机构,他们会找到外围数据供应商,联合合作伙伴做初步的客户画像后,进行“丢包”,在线上进行分款,在业内称为“盲推”与“海推”。